如果要問近幾年茶行業闖出了哪些“黑馬”新品類,小青柑毫無疑問是首先被熱烈討論的“耀眼新星”。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小青柑,短短數年間就成為了茶行業中的新寵,老少皆宜,人人喜愛,市場熱度持續高漲,直接帶動了柑茶乃至整個陳皮行業的飛速發展,新會陳皮(柑茶)產業規模從8億元邁入到100億元大關,小青柑可謂是功不可沒。

“小柑果”蘊藏“大來頭”
行業現象級的小青柑從何而來?
眼下,正值各大品牌的小青柑新品密集上市,小青柑再度成為人們當下關注的焦點。對于這個茶界網紅,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好奇它的“身世”——它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面市的?為什么叫小青柑?這個品類開創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誰又是小青柑背后的命名者和首要的推動者?
眾所周知,柑與茶結合的制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已在廣東新會、鶴山、開平等地存在,一直流傳至今。不過當時是選用成熟的柑,也就是我們常見到的“大紅柑”和“二紅柑”,與普洱茶結合制作成柑茶產品,但這種“大紅柑茶”和“二紅柑茶”的個頭比較大,大家在沖泡的時候,需要掰碎后再沖泡品飲。

于是,當地農戶人家也有用8、9月的生長期柑果來零星試制一些更小體積的柑茶產品,一粒一泡,簡單方便,但僅為家常待客或自飲之用,市場上并未見人大量出售。
今天,當我們回顧小青柑的前世今生,回味起從農家走向市場,從橘普、柑普、再到小青柑的發展歷史時,不得不提到在茶行業深耕了30余年的八方茶園董事長——林水禮先生。

2009年7月的一天,林水禮先生、馮劍良先生、莫宗飛先生、潘向鴻先生一行人,來到江門新會茶枝柑品種種植柑園考察,并到新會當地一家茶店停歇,了解當地的陳皮與茶葉行情,恰逢店主熱情好客,特意拿出一款自制的“寶貝茶”來招待大家,林水禮先生喝了后頗為驚訝,竟然會有這樣的一款茶?聞起來一股清新的柑果香,喝起來清甜鮮爽,口感特別,滋味上佳。
在他的印象中,新會當地確有特色的陳皮茶,但陳皮加普洱沖泡的茶不會有這樣的口感,這是什么茶?店主告訴他,這是前些天在柑園摘了些柑果,用去肉后的青柑皮與普洱茶融合在一起,并在陽光下曬制后做出來的柑茶,沒有正式的名字,當地人喜歡稱之為“珍珠柑茶”。

在與店主一番交談了解后,林水禮先生敏銳地意識到,這種新會柑果的品種“茶枝柑”,與云南的普洱茶搭配生產出來的柑茶是絕配之作,是一個會令廣大茶友們喜愛的好寶貝,也許還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機遇。
隨后,林水禮先生立即組織技術團隊著手開發這個柑茶寶貝產品,并特意尋找、聘請了當地為數不多的,柑茶制作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加入到技術團隊里,并以7月份時節生長的柑果為原料,經過反復的研發與測試,攻克了挖果、烘焙、柑茶比例配置等加工技術難關后,陸續研制出10余款樣品,并經過6輪專業評審環節后,篩選出大家認為滿意的樣品,并小批量生產投放市場以作驗證。

“我記得當時首批產品是制作了3000斤,每顆成品控制在12克左右,并發給全國各地的經銷商,想去試一下這種新品的市場反應?!绷炙Y先生回憶當年的情景說道,“沒想到,我們開創的這個新產品,在市場上的反應超乎預期,不到10天就售罄,很多經銷商反映這個產品的復購率很高,茶友非常喜歡這種‘個性十足、口感特別’的新產品,這大大增加了我們對這個產品的信心?!?/p>

2013年4月,林水禮先生等四人聯手建設了江門新會首家高標準生產工廠,投入大量的資金、專業的人才、豐富的資源不遺余力地深耕這個細分市場,大力生產推廣柑茶和陳皮產品。
2013年8月新品上市起,小青柑正式被命名推出!
2014、2015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或者渠道商來江門新會或廣州芳村尋找這種柑茶產品,市場開始逐漸升溫。隨著越來越多的茶企、茶商涌入這個新興市場,整個市場的產量、銷量開始呈現出幾何級的增長趨勢。
2017年至今,這種柑茶產品更是火遍大江南北,與此同時,消費市場也開始走向理性化、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消費者也更加看重品牌信譽和產品品質。



“小品類”創造“大商機”
原來是他最早命名小青柑!
在2013年以前,這種新的柑茶產品當時還是被統稱為“柑普茶”,并沒有單獨的名字。
林水禮先生再一次敏銳地認識到:我們既然開創了一個新品類,那就一定要為新品類命名。因為命名新品類,才有新差異,才有新市場,才有大前景。
在這一指導思想下,2013年4月的一天,林水禮先生組織眾多高管和同事一起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在會議上,大家碰撞出了眾多的名字,比如小柑茶、小圓茶,溜溜茶、青皮茶、小青柑、小青沱.....
最后,林水禮先生現場拍板,就叫“小青柑”!小是外形描述,青是顏色特征,柑是品種歸屬,簡單、明了、直白、好記,無論是地域性的粵語或是全國性的普通話,“念起來都是朗朗上口,這個名字不錯,就這么定了”。
這一刻,一次頭腦風暴,林水禮先生最終確定了“小青柑”這個名字,也由此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產值以“億元”來計的新興市場,小青柑的未來發展格局豁然開朗,無限可期。

由此,市場上誕生了一個新的品類名稱——小青柑!“小青柑”這個名字迅速在市場上廣為流傳開來,如今這個名字早已被各大茶企接受與廣泛傳播,也已為消費者所熟知。

“小青柑”成就“大產業”
林水禮不忘初心,持續深耕柑茶品類
小青柑這一品類的成長壯大,也是林水禮先生不遺余力推動它往前發展的見證。這些年,林水禮一直將小青柑作為非常重要的品類進行深度布局,推動著小青柑這一細分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林水禮先生的心里,一直不忘初心,所以,在他帶領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也一直在加大資源建設方面的投入,不斷夯實柑茶(陳皮)產業鏈基礎,回顧這十來年的堅守,我們可以看到林水禮先生的用心深耕與獨到眼光:
2013年,在云南勐海八公里處建立了現代化的普洱茶生產基地,以及于新會率先投資建立了2家食品級標準化柑茶加工廠。
2014年,為了繼續加強源頭品質把控,在新會核心產區簽約擁有超過3000畝的生態柑園。
2016年,為了加強源頭把控,在新會投資建設100畝自有天馬柑園基地;通過多年沉淀下來的柑茶工藝改進與技術上的積累,提煉出了八大核心技術,建設了專業的生曬基地,為柑茶品質的優化與口感穩定保駕護航。
2017年起,推動旗下企業持續創新,推出多款差異化明顯的“小青柑”產品,參展全國各大專業大型茶博會,舉辦上百場專場品鑒會及柑園行活動,高頻次、高密度地為“小青柑”品類發聲,強化小青柑的市場聲量。




2021年,持續強化在柑茶種植源頭的優勢,如今在廣東新會已經擁有自有百畝的核心柑園,并有專業的種植養護團隊打理。






小青柑能夠從“網紅”到“長紅”,這背后,既有來自于市場消費需求的驅動,也有眾多實力品牌共同構建小青柑品類價值的力量,在“小青柑”崛起的路上,八方茶園對于小青柑品質升級和柑茶技術創新趨勢的探索從未停止。
這其中,以精選天馬產區老樹柑果,柑&茶黃金配比2:8配方,獨家低溫烘焙技術,全日光自然曬制等核心優勢為依托的扛鼎之作——“七月頭采”小青柑,一推出市場既成為爆品代表作,在柑茶品類中有著良好的市場口碑。同樣,剛剛上市的2021年的“七月頭采”小青柑新品,因其在原料與工藝上的升級,整體的香氣更清爽、口感更加醇甜,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出色的品質與口感體驗,產品一經上市便大受追棒,成為了今年柑茶消費市場的熱點之一。

從柑茶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八方茶園董事長林水禮先生重新定義了“柑+茶”創新和發展的邊界,帶領企業不斷在產品研發、技術升級、品牌推廣和渠道開拓上迭代創新,持續引領茶品質生活潮流和生活方式升級,在業界眾多實力品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一起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市場,構建了一個全新產業的發展格局。
在健康消費意識崛起與消費升級的雙重背景下,小青柑正處于品質與品牌上升的新階段。陳皮(柑茶)行業產值規模仍在繼續擴大,作為在新會較早建立完善的柑源體系、構建了從源頭、生產到服務的完整柑茶產業鏈的八方茶園,在董事長林水禮先生的帶領下,也將繼續發揚求實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為新會柑茶產業的發展壯大,貢獻一份應有的力量。

來源:八方茶園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暫無評論